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水产品的产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心和重视。而水质是养好鱼的关键,水质的好坏与鱼虾蟹类的成长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应该把水产养殖水质监测分析贯彻到整个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通过水质的测量,以随时把握水质的情况以及变化趋势,能够及时做调整,保持水质的稳定良好。详细的数据记录,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了解鱼虾的水质环境状况,做到绿色养殖。
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的几项重要指标:
PH:养殖水体PH过低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生长缓慢。过高水体为强碱性,腐蚀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窒息。强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不稳定,当氧气充足时,可以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对鱼毒性较低的硝酸盐,但也可以在缺氧时转化为毒性较强的氨态氮。亚硝酸盐浓度升高,鱼类摄食降低,鳃呈暗紫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浓度过高,鱼类行动无力,鱼体柔软,臀部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
氨氮:氨氮的主要危害:氨氮浓度升高,则对鱼类有轻度毒性,容易发病,氨氮浓度过高,对鱼类的毒性较大,容易导致鱼类中毒发病,甚至大批死亡。
磷酸盐:磷酸盐对鱼类没有毒性。然而,磷酸盐偏高却能导致水中藻类大量繁殖,间接影响鱼的生长。过度繁殖的藻类会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对鱼的生长造成损害。磷酸盐比硝酸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更显著。水中磷的主要来源是鱼吃剩下的饲料,可根据磷酸盐数据指标调整鱼饲料的投放量,理想的磷酸盐水平应该是0.05mg/L以下。
溶解氧:水中充足的溶氧可生成有毒物质,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而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容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程度。
精讯畅通推荐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
智能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物联网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可以连续、实时、准确地监测养殖水域的水质及其变化状况。实现水产养殖的水质监测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