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传感器在游泳池水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大家都知道游泳池水中可能会存在大量污染物,而受污染的水容易成为一些传染疾病的传播源,引起游泳者各种各样的不适。因此,对游泳池水进行实时的监控和严格的过滤消毒,是防止各种疾病传播,保障游泳者与提升池水水质的重要环节。
水质监测
传统的人工监测分析已无法实时发现水质的变化,为了营造安全健康的游泳环境,水质监测设备被普及到越来越多的游泳场所。
游泳池水质监测系统是一个集水质传感器、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和远程监控平台为一体的监管系统。在线监测的水质数据可以展示在游泳场所内的显示屏上,泳池水质情况一目了然。对商家而言,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确保了卫生监督员及时、有效地维护泳池水质;对消费者而言,保证了自身的健康权益;而且,监管部门也能够通过监控平台实时查看数据,提高了卫生执法效率。
国标中,也对此做出了明确要求。
配套传感器应用
在线监测系统通过余氯传感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等各类水质传感器,对泳池中的浊度、余氯、pH值、ORP等数据进行监测。
水质浊度影响泳池视觉效果、池内能见度;余氯值反映水体卫生消毒状况;pH值达标则能够保证游泳体感舒适度。
现行的国标是由2019年11月01日实施的标准执行,执行号GB37488-2019,5项水质指标限值较以往有了新的提高,游泳池水卫生指标的限值更加严格。
其中浑浊度由≤5NTU提高到≤1NTU,PH值由6.8-8.5提高到7.0-7.8,菌落总数由≤1000 CFU/ml提高到≤200 CFU/ml,游离性余氯由0.3-0.5mg/L变为0.3-1.0mg/L,大肠菌群由≤18个/L提高到不得检出。该新标准执行后,泳池水质基本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小伙伴们在游泳前要留意泳池是否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和水质检测报告,可通过留意游泳场所量化级别、公示的每日水质自测数值,以及看、闻和触三个简单的步骤等方式对游泳场所进行综合判断和选择。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